嶺南文化
嶺南天地
佛山嶺南天地以祖廟、東華裡、曆史風貌區為發展主軸,用現代化的手法保護和改造片區内的22幢文物建築及衆多的優秀曆史建築,延續曆史街巷,創造尺度适宜的開放空間,佛山嶺南天地規劃淨用地面積52萬平方米,總建設面積150萬平方米,運用現代化的手法改造祖廟東華裡片區内具有典型嶺南民居建築風格的優秀曆史建築,其将包括住宅、辦公樓、零售、餐飲、娛樂、旅遊及文化等多功能設施,延續佛山風情風貌。 |
|
永慶坊
永慶坊位于廣州市最美騎樓街——荔灣區恩甯路,東連上下九地标商業街,南銜5A級景區沙面,是極具廣州都市人文底蘊的西關舊址地域。按照“老城市,新活力”的總體要求注入新時代的城市生活形态,是廣州市緻力打造的、具有曆史文化傳承和當代都市生活融合的、中國新時期城市有機更新的标杆。 |
|
粵劇藝術博物館
粵劇藝術素有“南國紅豆”之稱,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于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之中。粵劇藝術博物館位于恩甯路127号,沿荔枝灣湧三期分為南北兩岸,其中南岸為主館及仿古園林建設,北岸為文物修複、粵劇藝術的傳承與保護等配套區域。 |
|
荔枝灣
荔枝灣的曆史可追溯到廣州建城之初的2200多年以前。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派遣陸賈來廣州向趙佗勸降,當時陸賈在今天的西村為駐地,築泥城,并在河邊種植花、藕和荔枝,開始經營這一名勝,“荔枝灣”因此得名。 |
|
沙面古建築群
沙面,曾稱拾翠洲,因為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原始古珠江江心島流沙的一部分,是漁民聚居之地。從宋代開始到清代,曾是重要的對外通商港口和十三行的倉庫,鴉片戰争時期曾經是城防要地。 |
|
廣東省博物館
廣東省博物館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東路2号,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1957年開始籌建,1959年正式對外開放。新館于2004年12月奠基開工,2010年建成,總面積6.7萬平方米,是廣東省唯一的省級綜合博物館,也是國家一級博物館。 |
|
深圳羅湖區
深圳羅湖CBD以人民南路和深南東路為“二線”的分布格局,構築了蔡屋圍金融中心區雛形,确定了其在全市經濟發展格局中的地位。蔡屋圍具有亞中央金融區的功能,人民南則具備了亞中央商業區的功能。這一區域是深圳的白領精英最為集中的城市舞台之一,因此又被稱為深圳的“中環”。 |
|
深圳灣公園
深圳灣公園是深圳灣社區的一處濱水休閑帶景觀,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和美國SWA集團完成早期總體規劃,并連同深圳市北林苑景觀及建築規劃設計院共同完成項目實施的規劃設計。 |
|
蛇口海上世界
海上世界即“明華輪”,是以萬噸輪為主體的海上多功能娛樂中心。80年代以來,風靡深圳,是遊客必到之處。明華輪,原為廣州遠洋公司的豪華客輪,曾遠渡重洋,1983年8月起,在風景秀麗的蛇口六灣待命。經近半年的整修和裝飾,便“搖身一變”而成了“海上世界”,專職向遊客提供遊樂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