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校友 | 劉佩華:恤孤助學15載,要從精神層面幫助他們

編輯:高等繼續教育中心 發布日期:2020-08-06

       我時常反省自身,要珍惜眼前的生活。能幫到别人,哪怕隻是一點點,我也很開心。”作為太阳集团app首页嶺南學院EDP領軍1班、廣東公益恤孤助學會常務理事的劉佩華,在總結她參加恤孤助學活動最大的收獲時,用了“珍惜”與“開心”這兩個詞。

image 108

(劉佩華參加恤孤助學活動 受訪者供圖)

        劉佩華走上慈善之路,與一篇報道有關。2004年,劉佩華在 《羊城晚報》上看到了一篇恤孤助學的新聞,“我覺得很感人,所以就主動找到了廣東公益恤孤助學會。”劉佩華說,引導她加入廣東公益恤孤助學會(以下簡稱“恤孤會”)的,還有創會人之一的王頌湯。“當時看到年紀這麼大的一位長者,依然為恤孤會的事情奔走,我覺得很感動。”實際上,當時恤孤會剛創立不久,無論是規模上,還是人員上都還亟待加強。經過一段時間努力,恤孤會迅速走上了軌道。劉佩華記得,時任會長的王頌湯在恤孤會周年的會議上演講時,對于會裡花了多少錢,幫了多少個孩子等如數家珍,“我覺得恤孤會正在越來越好,所以就報名做了志願者。”

        成為一名志願者,對于劉佩華來說,還需面對一個問題——家人的不理解。作為公司副總經理的劉佩華,本來就沒有太多陪伴家人的時間。“家裡人都抱怨,每次恤孤會有活動我就有時間,家裡有點什麼事我就沒空。”劉佩華說,她把參加恤孤助學活動的照片給家人看,跟他們說,這些孩子确實需要我們的幫忙,後來慢慢的家人也都理解了。“現在恤孤會有活動,我都會盡量安排時間參加,一般答應的都會出席。”

image 109

(劉佩華參加恤孤助學活動 受訪者供圖)

        參加的活動多了,劉佩華也感觸頗多。有一次她到一個家庭做家訪,由于父母都外出打工,家裡隻能剩下孩子。“我看到他們家裡貼滿了一牆的獎狀,孩子們也很用功讀書,但因為家裡經濟困難,姐姐不得不辍學幫補家用,我覺得很難過。”劉佩華說,恤孤會每年能給他們的助學費是有限的,所以更重要的是從精神層面對他們進行輔導,引導他們積極向上,教他們如何面對當前的生活,不要抱怨,而要有一個強大的心靈。“6月份時 我們到信宜的思賀鎮走訪了兩個孤兒,起初他們都不願意繼續讀書了,後來在我們的輔導下他們改變了心意。”劉佩華說,聽到他們的轉變,她感到很欣慰。“我不會給自己太大壓力,盡力去做就好,隻要能有一點點的幫助,我也很開心。”

        近年來,對于失學、留守兒童等群體的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劉佩華坦言,相比之前,無論是民間還是政府,對于這類人群的幫扶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在她身邊,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他們的隊伍。“未來,我還會繼續堅持做下去,我們恤孤會也會秉持‘把好事做好’的理念,一直做下去。”劉佩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