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app首页黨委書記朱孔軍:努力實現學校“由大到強”
2月24日,廣東省教育大會在廣州召開,太阳集团app首页黨委書記朱孔軍作會議發言時表示,中大将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一體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一是深化人才培養機制改革,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近年來,中大堅持守正創新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堅持“加強基礎、促進交叉、尊重選擇、卓越教學”的理念,完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推進“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改革,優化調整學科專業,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型人才。“十四五”以來,湧現了人工智能企業研究團隊核心成員、華為天才少年等一批優秀畢業生。接下來,學校将準确把握教育環境面臨的深刻變化,堅持以國家戰略需求和科技創新為牽引,打破學科、專業壁壘,促進學生跨學科學習、研究性學習、實踐學習和國際化學習,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和強基計劃,推進實施“101計劃”,推動重點領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二是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要,激活科技創新動力源。近年來,學校前瞻布局、主動作為,努力提升學校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2023年學校獲國家科學技術獎5項,2024年獲教育部學科交叉中心試點建設批複。圍繞能源化工、深地深藍、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布局建設華南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等若幹重大創新平台。積極推動科技與産業創新融合,“十四五”以來年度科技合作企業達1150家,年均增長12%。積極投身廣東“百千萬工程”,高質量服務縣鎮村産業轉型升級。深入推進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等智庫建設。附屬醫院建設成效顯著,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高水平醫院建設取得新突破。接下來,學校将面向科技前沿和未來産業發展,超前布局學科專業,推動新興交叉學科專業、緊缺專業建設,打造高峰學科。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重點産業需求,對接廣東未來産業“兩核雙廊多極點”布局,加強與光明、南沙、松山湖三大科學城和珠西科學城對接,推進校地校企協同創新,牽頭承擔更多國家和省重大攻關工程,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及相關科研成果率先在廣東落地。對标國内國際一流認真思考謀劃,推動附屬醫院加快跨越式發展。
三是完善人才發展機制優化人才成長環境,打造創新人才聚集地。近年來,學校深化人事人才制度改革,推動實施“預聘—長聘”制,推行研究型教師聘任改革,實施代表性成果評價制度,推進學部制改革,多措并舉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地,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學校現有專任教師3887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占比約15%。落實省委和教育部的工作部署,學校成立香港高等研究院,成為内地高校在港首個綜合性研究機構,開啟内地高校跨境辦學、協同科研新模式。接下來,學校将持續為高質量發展“彙才引智”。我們要推動香港高等研究院建設成為彙聚世界一流人才的學術重鎮。我們将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通過學術平台、待遇保障、資源配套、制度環境、文化生态的全方位賦能,營造人才引育的良好環境。

朱孔軍表示,“在新百年新起點上,我們将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賀信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部署,為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教育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努力實現學校‘由大到強’,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再立新功,為強國建設和民族複興貢獻中大力量。”